爾虞我詐 · 攻心計
剛看完了【宮心計】,突然感觸良多。這部港劇不愧為年度大戲,除了戲服布景、演員演技皆是港劇中的翹楚,其談吐對話中所用的字句都是經過審核修改,務求字字用詞恰當。難得在現在偶像劇風靡半邊天的時候,還有編劇對于對話劇本用字要求精準,盡量符合劇中各個角色在當時應用的言辭。雖然不盡善,卻也開了新例。不過話說回來,近年來的許多影視劇作,所用的文辭也變得更加精深,不再拘泥于情愛,反而更參照古文,務求字字珠璣,有『周杰倫』的『青花瓷』為例,方文山的填詞功夫堪稱了得。據說還被引用為科教文章,讓學子作為學習參考。
不過【宮心計】劇情當然也是緊湊斐然,讓戲迷不得一集集狂追下去。看了劇中人物在宮廷中的爾虞我詐,不禁讓我想起在工作中的經歷不也如此。宮廷和一家現代的公司,雖然年代不同,不過階級觀念卻也是一樣。身為小職員不也必須聽從上級的命令,稍有不慎也會找來橫禍。雖然不是事事問誅杖打,不過流言蜚語讓你升級調薪無望也是同出一撤。在工作崗位上,老板必然期望你忠于職守,為公司的業績拼搏;上級的眼里,有時候你可能只是一個棋子,為他賣命。可幸的是,現在的社會不再有奴隸制度,如果工作不開心大可另謀高就,不需要勞神遷就。沒有家庭壓力的,當然可以另擇良木而棲;有家有后的,就必須克己克難,委曲求全確保飯碗得保。有些時候看在眼里,不得不佩服。
【宮心計】中的人物各有不同的性格設定,但絕非典型的黑白分明,個人皆有為自己的利益構成沖突,讓看戲的人忠奸難辨。唯獨戲中貫穿全場的『劉三好』,在現實生活中恐怕很難找到真人。每個人為了生活安逸,難辨爾虞我詐,再節骨眼上施施小計,圖得個人利益。劇中說的『說好話、做好事、存好心』原為某佛教團體奉行的為人處世的格言,卻被引用為劇中典故。不過再說,也是無形中為劇迷灌輸為善的道理,也是造福。犯錯,并非本性惡毒,只為一個字『貪』,只要有改過的余地,就應當給予機會。這里鼓吹的是『人之初,性本善』的道理,絕不貿然給人帶上惡毒的帽子,讓人從劇情中體悟。
共卅三劇的【宮心計】用了我快2個星期的時間才看完,而且看了有所體悟,也算不錯。演的是古代宮廷,參的是現代社會中的爾虞我詐,各位劇迷,共勉之。
留言